之后,胡惟庸就对朱元璋说这是刘伯温借助自己儿子之手,献策安定这谈洋之地,完全是因为这个地方与明祖陵一样,有王气存在,还说刘伯温这是想要效仿明熙祖朱初一,图谋此地,想要以此为自己的墓地。
可朱元璋却只是笑笑,根本没有相信胡惟庸的话,也没有派人去责罚刘伯温的长子刘琏。
这种不作为,可完全不是朱元璋的风格。
现在看来,若是说目讲僧曾参与此事,那就能解释清楚一切了。
目讲僧钦慕刘伯温,与刘伯温的长子刘琏交好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他既然参与了明祖陵的风水改建,那么发现谈洋之地的灾祸就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说,这里最大的可能就是,刘琏之所以会上书奏请朝廷,完全是出自目讲僧的建议。
朱元璋既然知道了这些,那就不可能不担心目讲僧会不会像改造明祖陵那样,再把谈洋这个地方改成另一个真帝王万年吉壤。
他表面上对谁也没有惩罚,但实际上,肯定在暗中早就把目讲僧给抓会到京都囚禁起来。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关于目讲僧的一切记录都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