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得不过起了以号脉看病看风水设计墓葬等小伎俩糊口的江湖术士日子,和郎中与风水先生抢起了饭碗。在中医理论中,一些在传或已经失传的阴阳、经络理论很大一部分都与这一时期道门中人的融入有关。
这期间,一些道门中人甚至著述了一些融合道术与医术双重理论的典籍,例如正一派吕仙龙的道医杂记、灵宝派郑碧隐的三清方、上清派冯云普的脉说等,在大多数类似典籍之中,都不难找到对“万煞劫”或类似症状的记载,其中最早记录“万煞劫”的典籍是吕仙龙的道医杂记,说的是唐朝开成元年836年,并州府一位手揽大权的宦官庞义因患怪病还乡,卧床整整一年治而不愈,在这一年中光五百年以上的“国宝”级人参用了不下数十条,且不止一次遣宫中顶级太医诊脉开方都不见好转,后来吕仙龙游经并州,正好碰到衙门贴出黄榜悬赏黄金五百斤给这个庞义治病,也便顺手揭了榜,以郎中的身份被请到了庞府。
在道医杂记的记载中,庞义的症状与那个“曹三代”的症状比较类似,“肌若故絮、不触而溃,呆若木鸡、言语不答”意思就是肌肤的质地像破布一样,就算不碰自己也会溃烂,整个人呆若木鸡,不回答别人的问话,经过一些常规的诊疗手段之后吕仙龙发现,这个庞义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