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世界演义 > 正文 第五章 有娲氏创造农业和陶器
历,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它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比如:太阳的高低与大地对应时的冷暖关系,历日对应月相,闰月的发生和不发生频率对应大地近日点和远日点,日出日没,晨昏弥幻、日蚀、月蚀,海水潮汐,历日对应太阳高度等天象。为原始先民农、牧、渔业生产提供宝贵的天气天象科学资料。所以,由于它的节气严格地对应太阳高度,更具有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以女娲为代表的妇女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发现了植物生长成熟的条件,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对作物生长的规律有了认识,终于出现了农业的雏形。
    要大量种植农作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驯化使之成为作物品种,女娲对莱的引种就是一次成功的驯化过程。二是要掌握储备工具,比如陶器,三是要掌握农时。这些都需要长期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女娲氏时期发展了一整套驯化农作物的方法,并且发明了历法,对农业的作用极大。
    在农业发展的早期,主要技术进步表现在驯化野生植物上,经过品尝和试种,古人们初步确定了适合栽培的几种主要野草,野草种类因地区而不同,收获的种籽除一部分被食用外,人们会选择饱满的籽粒留作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