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冤枉钱,吃了不少亏,但那都是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作出的最好选择。那时候的人可没有重生的,也没长前后眼,怎么会知道后来那些曾经的友好国家会成为白眼狼呢
这种外交政策的颠峰时期,便是两阿提案将华国送进联合国,并且直接就是联合国五常这五大流、氓的位置,而不是之前美国设想的“一国两席”,即新华国和国党的割据政权同时占据联合国席位,并且五常位置由国党继承的方案。
这一点,提出这个提案的两阿,及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可是居功至伟。虽然后来阿尔巴尼亚和华国反目成仇,但是那个反目,实际上是因为后来开国领袖去世,华国改变了开国领袖的国策,以及阿方不理解华美建交、身为反苏先锋的华国却率先打算和苏联握手言和的做法等上的冲突,加上华国停止无偿援助等因素,最终导致的结果。
当然,阿尔巴尼亚也有点扶不起的感觉,过于依赖华国援助,甚至是躺在华国援助上当米虫,一旦停止援助就要翻脸。这一点的确是对人心的贪婪方面有所失察。但这个将华国送进联合国的功劳仍然是不可抹杀的。
能够让两阿提出让新华国重返联合国这个提案,这外交方面的努力也是功不可没的。
回到华日建交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