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的物体距离地球的远近和其本身质量的大致数据。
即便是现在杨晨的能力,这等海量数据的计算,仍然足以让杨晨绝望。
但是有了后世的知识,就没必要这么麻烦了。上述那些繁琐却又重要的计算,已经被后世的大量科学家们完成,杨晨只需要对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清楚的将扫描数据跟大多数质量恒定物体实际上就是体积大、质量大、变化缓慢的物体对应起来,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于是,杨晨等到自己脑海之中那被强行塞入大量数据的痛苦稍微缓和之后,便开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有了后世的数据库,这分析的速度相当快。
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杨晨就排除了大多数干扰,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数据上。
这个数据所代表的质量其实并不大。杨晨根据质量距离公式的计算,计算出这个数据所代表的质量,仅仅不过只有不超过月球的质量
但是,同样根据质量距离公式计算,这个距离应该也跟地月距离相差不远。
最开始,杨晨还把这个数据误认为月球的质量数据呢。但是后来发现了另外一个类似的数据,而进行对比之后,杨晨确定另外一个数据应该才是真正的月球质量数据。
而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