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劳动改造,薪水肯定是没有的,既然是劳动改造,住房肯定也是没有的。
    自力更生嘛
    都给你提供了,食住无忧了,还谈什么劳动,还谈什么改造
    所以苏轼一家大小十余口来到黄州,面对的便是这么一种情况。无食,无住,无钱,无任何收入来源。其中困窘,不必详述,因为那太令人心酸。
    更何况,此前的苏轼,不是一般人,而是苏书记啊是名动天下的苏大人啊
    这前后的境况之差,何异于天壤之别
    后由苏轼老友马梦得出面,为苏轼求得州府东门外过去军队的故营地数十亩,自行开垦。注意,是东门外不是西门外,不是南门外,也不是北门外
    为什么特意强调这一点
    因为一个旷古绝今的名号,就将在这里诞生。
    就在躬耕期间,苏轼写了一首组诗,命名为东坡八首,东坡,东门外的坡地。
    一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对曾经的苏书记来说,劳动,是很辛苦的。
    更何况,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