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而遗憾,如今这儒门功法当是能解决他一直苦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其实父兄都曾在书院学习,也算得上儒门子弟,若是专门修行,当能及得上一窍一脉的儒师,修习儒家功法的资质悟性并不欠缺。他决定这次回去,也为他们各自选上一门,至于其他亲人,到时也看看有无合适的功法送上。
不过帝王之人不能轻易修行,一旦修行,一国气运便会紧紧相连,消耗甚巨,于国于民并无益处,特别是到了儒宗以上境界,仅凭一个国家的气运根本不够消耗,赵义心想到时必须立下规矩,皇室之人,一旦晋升儒宗,不得担任帝皇之位,帝皇修行到儒宗境界必须立马卸下皇位。
一旦晋升儒宗,寿命便会有长足的增长,更别提其他的法力神通,这些算是对帝皇之位的补偿。若是即想长足寿命、高强法力,又想留恋权利地位,最后只能落得国破家亡、身死道消的结局。
儒士在朝为官,一旦到了大儒境界,莫不是告老还乡,开办书院,研习经义,教授弟子,这正是因为知道,一旦晋升儒宗,便会大量消耗国家气运,而自己也会沾染上莫名的因果,于己无益,于国有害。反而开办书院,研习经义,教授弟子,一方面可以自己进步,一方面弟子获得的功德也会分一部分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