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和我国传统的石狮子颇为不同。
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曰:“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不知从何时起,狮子就成为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了,并且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而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中曾经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所以,这些石狮子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
但是我望着这一级级的台阶上面的神态迥异的石狮子,它们颇为柔美秀丽,少了一份帝王般的尊严,但是却多了一份来自于东南亚这边特有的妩媚和妖娆,倒让人觉得有些风格迥异,并且每一级的台阶上面的每一只石狮子,它们的神情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