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亦皆有其化缘,佛陀曾曰:“时舍利子,为化缘故,便往婆罗门家,频频到彼。夫妇皆来,请受三归五戒,”后来并将他们的儿子,舍给舍利子出家为侍者。又曰:“邬陀夷观知彼妇,化缘时至。持衣钵,到彼家,因为说法,便获初果。”
因缘这样东西非常微妙,如果往昔生中未曾结过佛法的缘,即使遇到佛陀,佛陀也无可奈何;佛陀是大觉智人,但亦无法化度一个无缘的人,所以在佛陀时代,有很多不受佛度的人,竟在佛的弟子面前接受了化度。
因此,佛及佛的诸大弟子,每见一个可度的人,往往总在事先以神通观察,先看他的化缘属谁,便由谁去化度。
在现代,每一谈起化缘,总会联想到募捐上去。出家人化缘募款,往往是为起庙。这一观念,本来也与教化因缘是一样的。
在佛陀时代,除了佛陀,其余的大弟子们为了僧团的四事衣、食、卧、具、医药,也曾向在家人去劝募;有时为了住的问题,也会劝募。
但他们很少向老信徒动脑筋,他们是向未曾信佛的人施于方便的教化,当其接受了教化,归依了三宝,甚至证得了圣果之后,自然会来大力施舍的,所以在佛时的许多精舍,多数是由一人独捐的。
这在封建时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