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头竟然大声笑了起来,“秦凤翎啊秦凤翎,你不是心高气傲吗?你的徒弟不是连这个都不晓得吗?哈哈哈,当初还嘲笑我没有文化!”
我类个去啊,这老鼻子和姥姥当初难道真的是谁都看不上谁吗?老崔头在后座上面,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边慢慢地给我讲述着: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相传五代时,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