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明星梦的青少年男女们,凡是被萧氏企业星探发现并且重金包装过的,哪怕他们如今早已成为过气明星,却也依然有大批的死忠粉丝疯狂的追逐着他们的身影,不离不弃。
萧氏企业的这种‘造星规矩’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周而往复的实行,它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存在,更在长达三十多年的造星生涯中形成一种娱业发展的风向标。
在席氏企业未曾涉足娱乐业前,国内整个娱乐市场尽以萧氏企业马首是瞻。
倘若萧氏企业敢在娱乐圈里号称‘第二’,就绝对没有公司敢自称‘第三’、‘第四’!因为那些公司所拥有的实力与萧氏企业相距太大,只敢自称‘第五’‘第六’,顺次延排!
但是萧氏企业在娱乐圈里这种‘一家独大、称王称霸’的现象,却在五年前席家大少席冉带着相恋三年的女友回国时猛然间一夜坍塌了。
据五年前的新闻消息称,席家大少慧眼识新星,动用席家无数财力、物力、人力、精力,就只为一件事情,捧他的女友在娱乐圈上位!
当时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席家大少刚刚回国根本就不了解国内娱乐形势,因此没有几个人看好席家这种公然与娱乐巨霸萧家‘打擂台、推新人’的火拼。
可是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