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传出消息,包拯接任右相。
满朝震动。
大家都以为这次右相的位子肯定会有一番利益争夺,最终花落谁家还要看谁的手腕更高。
没想到宫里直接下达了旨意。
据说最初是李太后对官家说,哀家在民间听说包拯的官声很好,有宰相之才。包卿也被妖后下狱,受了大委屈,官家何不让包拯做右相,如此定然能够被世人称赞。
李太后的想法,有些天真。
朝中做官的人,什么时候在乎过民间的名声
不过李太后的话,官家至少还是要给予尊重的,所以找政事堂的几个相公讨论了一下。
政事堂相公和包拯无冤无仇,但是也没有交情,大家对这事都是模棱两可的态度,谁都不想站出来得罪人。
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是蔡京主动站了出来,同意了李太后的说法,并且一力赞成包拯任右相。
蔡京在朝中的威望,不说一呼百应也是党羽众多。
他一开口,其他然人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也纷纷开口同意。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事情传出,大家都很莫名其妙。
甚至包拯本人还被人说成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