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到一百二十页,平均每页可以拍摄成为电影的一分钟,每五页——也就是每五分钟——需要一个小高/潮,对白需要符合人物性格并且适合美国电影协会的分类标准,题材要符合流行趋势。
筛选之后,得到了制片人认可之后,这才有可能走入制作环节——仅仅只是“可能”。
但是这样的筛选,只能带来合格的商业剧本,那些小众的、并不流行也不主流的剧本,往往会被束之高阁。这也就造就了量巨大、效率却低下,而且还找不到好剧本的结果。
除此之外,由于剧本创作的特殊性,大部分编剧都找不到经纪人为自己代理,这也使得制片公司无法鉴定写作素材的原创性,为了避免抄袭、剽窃所引来的官司,他们往往拒绝与这些无人代理的编剧有进一步的交涉。
一方面,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在抱怨着找不到优秀剧本,以至于续集电影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那些才华横溢的新人编剧们却因为自己的作品得不到赏识而郁郁寡欢。
自八十年代类型片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公司就在面临着这样尴尬的窘境,并且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达到了巅峰,这才迎来了续集狂潮,以及漫画改编、改编、乃至神话改编的热潮。此前兰斯设计以史诗电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