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雁塔,秦风知道。
小雁塔本名“荐福寺塔”,而荐福寺的修建,与女皇武则天分不开。
公元684年,太后武则天为丈夫、唐睿宗李旦为父亲唐高宗追福而兴建寺院,初名献福寺,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圣神皇帝”位,改献福寺为荐福寺,并亲以飞白体书写“敕赐荐福寺”的匾额。
而小雁塔是唐中宗在707年修建,因此有“女皇立寺、中宗造塔”之说。
为何建寺多年要修塔呢?
这可能与唐代著名僧人义净有关,义净受玄奘影响,曾西行印度求法25年,带回大量梵文经典,义净回国后,主持翻译了大量佛经,在707-710年修建小雁塔期间,正好是义净在此主持佛经译场时期,所以修建小雁塔可能与保存义净从印度带回的佛经有关。
在大唐时期,国内学子在进士及第后,可以到大雁塔进行“雁塔题名”,寓意“跃登龙门”。
在明清时期,陕西地方乡试中的武举人,效仿唐代进士大雁塔下题名的习俗,到荐福寺小雁塔下刻石留名,形成“雁塔武举题名”之风。
如今,荐福寺内还保存有16通明清时期陕西武举雁塔题名碑,明代万历、清代康熙等时期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