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元明时代称“茆滩团”、“茆滩堡”等等。
乾隆年间(1736-1795年),毛南人立有《谭家世谱》,碑文中开始出现“毛难土苗地方”、“毛难甲”,“来毛难安处”的记载,此乃毛南族名称的正式出现。
毛南族信仰多神。
明末之前,毛南族以信奉原始宗教为主。
清初,正一派道教传入毛南族聚居区。
后来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的合流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还愿)为主的所谓“武教”,以打斋送终为主的所谓“文教”,以及由两班人马合作的水陆道场。
风水界中,称之为鬼师、道士、巫师、鬼谷先生、法童等。
他们统属不同,掌管敬神法事者,毛南人称为“博套”,也即“武教”,又叫“师公”或“鬼师”。
毛南族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
毛南族人传统的人生礼仪也很有特点。
妇女在怀孕期间,家里人就会请师公来祭祀鬼神以解脱灾难,叫“祭解”,好让孕妇能够安全度过孕期,胎儿顺利出生。
“祭解”有七种方式:血盘解、血罗解、落井解、半路解、七井关、平头杀解、七令关刀。
孩子出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