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国库券也一样收购,不过收购的价格,比票面价值略低。面值十元的国库券,收购者只出九元或者八元,等到期之后,去银行兑现,就能赚到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这样做的缺点是要求资金雄厚,可以将国库券在手里留存一两年的时间,等到期兑现。
另外一种非正规的方式,就是直接纂改国库券的到期时间。用很低的价格,比如七折甚至六五折从持有者手里收购未到期的国库券,然后用药水改掉券面信息,冒充已到期的国库券去银行骗取本金和利息。
八十年代初期,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有一点概念,连雏形都还谈不上。整个经济社会的风气非常良好,坑蒙拐骗之类的案件,几乎从未发生过。一切都是公对公,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很正统,经济诈骗案是一个极其新鲜的名词。当时国家发行的正式货币,防伪水准都不高,更不用说国库券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防伪措施。
所以搞这种非正规国库券生意的人,最开始居然能频频得手,国家蒙受损失之后,才逐渐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采取了一定的打击措施和防范措施。
当然,范鸿宇不可能去搞这种类似诈骗的“生意”,他想做的是正规的国库券交易。利用思想解放和信息优势去赚点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