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看着他笑道。
方大同嘿嘿一笑便径直找了一个凳子做了过来,以前也没有少蹭吃蹭喝,这流程早就相当的熟悉了。
这边翠娘已经盛了一海碗的米粥过来放到了方大同的面前,以他的食量,这一碗只够填个肚拐的。
喝着米粥方大同说出了来意,原来再过几天就是沐春诗会的时间了。按照以前的惯例,到时候这附近十里八乡的年轻才俊都会借着缅怀先辈的机会诗文常喝一般,说不定就会被那个大儒看中了收为入门弟子也说不定。
因为沐春诗会来的可不止这十里八乡的人物,远在徽州城中的一些非常有名望的大人物也会过来游花赏景。
到时候便有了一借的东风展宏图的阶梯,这在那些乡邻才子们看来绝对是个一登龙门的绝好机会。
这一年来攒下的诗作终于可以一抒胸臆了,想想都很激动。
前年就有个叫做谢燕的中年穷酸书生,按照他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这一辈子也别想有机会到千里之外的徽州考试。
不说这千里迢迢的路程,便是那考费他也交不起。但是就这么一个人因为沐春诗会而名声大燥,被徽州榆林馆的一个老博士相中了,收为弟子,直接让他到榆林馆做教习。
徽州的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