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春,吉士诱之’。和冯梦龙编的《挂枝儿》一样好,‘怎如得俺行儿里坐儿里茶儿里饭儿里眠儿里梦儿里醒儿里醉儿里想得你好慌’。和中学操场边上的厕所墙壁一样好,“校花奶涨,我想帮忙。”
学生笑更大声了。我的娘,北外也是敢请他!
“之后看关于《国风》的书评,说《国风》‘好色而不淫,悱怨而不伤’,心中充满疑问。如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不是‘好色而淫’,‘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所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不是‘悱怨而伤’,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好色而淫,悱怨而伤”了。或者书评人是白痴,不知道长期‘好色而不淫’是要憋出前列腺癌的,不知道长期‘悱怨而不伤’是要促成精神分裂症的。或者书评人只是心好,珍爱文字,担心被杀,给这些鲜活的文字续上一个光明的尾巴,不至于太明目张胆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国风》之后,这样‘好色而淫,悱怨而伤’的文字在主渠道再也看不到了。《红楼梦》只是‘好色’,《金瓶梅》、《肉蒲团》只是‘淫’。杜牧、李商隐只是‘悱怨’,屈原只是‘伤’。现在的苏童、余华、贾平凹什么也不是,他们的文字扫过去,感觉好象在听高力士和杨玉环商量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