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拦截精度的增强,战机们在大中型战舰的较量中越来越多的被充作侦查眼和对抗敌方战机,而不是直接战斗工具。
然而真正时刻都把战机放在外面侦查的,绝对是极少数,原因还是钱。
以一艘常规护卫舰服役30年为例,假设都在外航行,平均每月进行三到四次超空间跳跃,每三月遭遇一次中等烈度战斗。其服役期在燃料方面的消耗会达到四万星币以上,以中型护卫舰为平均水准,大概是护卫舰本身价值的三倍。
换到战机身上就完全不同了,战机虽然没有超空间跳跃和护盾系统带来的燃料负担,可是它们用的小型引擎对量子燃料棒的利用率也差很多。受限于体积所能容纳的结构复杂度,越小的引擎对燃料的能量利用率越低,现在市面上的量子燃料棒标准为每根(十公斤)含有10的13次方乘5焦耳能源,护卫舰引擎记录最高的直接利用率为79%,巡逻舰最高仅为62%。
有一点与古代燃料不同,量子燃料的利用率,并不是指在燃烧或原子反应中提取的能量比,而是引擎运转时能以最高效抽取的能量部分。意思就类似于从注水的海绵中吸水一般,引擎直接利用率决定了能极短的时间里从海绵里面抽多少水,剩下的慢慢抽还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