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单一型号,衍生出不同功用的近十余个种类。但就材质和具体构造而言,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套用某个机械权威的话来说————“多变向引擎的未来发展空间,已经被彻底挖掘干净。只有核聚变与微子动力系统,才是人类征服宇宙的真正依靠。”
蒸汽时代的人类,恐怕根本无法相信燃气轮机的强大动力。同样,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人类,也无法想象石油资源枯竭之后,利用各种新型能源进行相互转换、运用的多变向引擎,将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然而,权威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在不断飞跃的科技催化作用下,多变向引擎的潜在能力的确已经挖掘殆尽。它们的生命力,也许还可以延续二十至五十年。但在那之后,却必须让位于逐步小型化、民用化的离子、光子,甚至是量子引擎。
瓦斯勒根本顾不上洒落满地的杂物,他像突然发现某种心爱玩具的孩子一样,用颤抖的手从抽屉里拿出纸笔,仿佛中了咒语着魔一般,兴奋异常的开始演算图纸上的数据。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飞快写下一道道计算公式,输入电脑的项目列表,也在手指与键盘的迅速敲击声中得出结果。所有一切均与推演和预计的完全一样————如果按照图纸上的标注,在指定位置安装一根“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