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身段,还要衬少女的肤色,样式必需简单大方。
打样师傅们根据刘月的要求,很用心的打样,刘月又一一看过,再修改了一些地方。打样师傅们都是多少年的老师傅了,每次都觉得让东家改过的衣裳,就更加大气美丽。
好像有灵气似的。绣庄里衣裳的样式最重要了。这样才能吸引一些订做的客人,但凡是订一身衣裳,可比做一身普通的衣裳挣的多几十倍呢?
刘月觉得在京城做生意。其实真比其它地方挣的多,以前还怕自己没什么靠山,在京城很难立足。现在就自己这郡主的身份,就可以让其它想除掉自己的铺子,心里好好的掂量一二了。
刘月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也许失去爱情。自己的事业才会做的更顺更好呢?刘嫂子成天忙里忙外的,因为手里头活接的多了。刘嫂子就想在京城附近寻一些绣娘,住不必在绣庄了,这样绣庄后院还是够住。
只是京城的绣庄很难寻,针工好一些的,肯定会要价高一些,针工次一些的,要活来只能做些小事情。所以刘嫂子就去平民区打听,希望能在那里寻到中意的绣娘。
刘月让师傅给自己量身做一件衣裳,专门为党花宴准备的。衣裳有了首饰也是必需要打的,京城这些太太们可是眼睛长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