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前一想也是,不由得一阵愧疚道:“是我没有把握好分寸,那么这次要不要紧啊?”
“应该不要紧,毕竟是第一次去,表现青涩不自然也是正常的,如果第一次去表现的太过熟络才可能引起别人的怀疑。”
清峰徐徐地指导他。
有了上级领导的指导,郑向前觉得心里有了底气,不过像宝烟阁那种场所,要是能不去还是尽量不去。
接下来,郑向前很快就接了俞微恬公司兼职法律顾问的活,又积极地写稿投稿给《湖州日报》。
他的才气确实不错,写了一首诗一篇散文投给《湖州日报》都得到了编辑的青睐,没几天就在报纸的副刊刊登了出来。郑向前给自己取了个笔名“风满楼”,还是对应的自己的代号“山雨”。
若不是雁南鼓励和提建议,郑向前也不会想到投稿这件事,如今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发表在报纸上,郑向前不由大感欣慰,甚至觉得心理上已经得到了满足,有没有稿酬他倒无所谓。
十天之后,郑向前便接到了一笔20元和30元的稿酬。
这是一个思想文化日新月异,开放兼容的年代,好的文和好诗都很容易让一个人脱颖而出,在寄来稿费的同时,编辑还给他寄来了约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