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柿生意,只不过是陆亦轩为改善家人生活条件的一步尝试。
真正想要在这个年代,很安心地赚到足够多的钱,还不用担心冒什么政治风险,不用担心说,忽然哪天,就被一群戴着红袖箍的人涌进家门,割一通‘走资’尾巴,很显然做小商贩的选项,并不占任何优势。
山柿生意,陆亦轩真的是巴不得更多人参与进来。
所谓,法不责众。
尽管知道,未来形势,国家政策会越来越开放。
但毕竟年头不同。
尤其玉山这样的略显偏僻内陆小县城,消息更加滞后,也就意味着,政策落实速度会更为迟缓。
他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一些预案准备。
至少说,全村人如果都在这山柿生意中利益均沾的话,他们家至少不用担心在村里就会被人整成什么‘走资’大毒瘤。
今天这来回几十里的奔波,真是累垮掉了。
其实在心里,陆亦轩如今已经有了一个既可以挣名声,又能赚大钱的‘投资’机会,这还是他在县城废品收购站淘书刊材料时想到的主意。
他有在一些日期比较新的报刊之上,看到征稿启事。
征稿主题很有趣。
以他这个后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