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放了一大盆,然后兑水使浆,使过浆的面粉不能出颗粒状,用手抓起,不散花,也不能成团。在锅里放上罩令,上面铺山帘布,撒上一层芸豆。丫丫娘开始大火的烧火,不一会就看到热气一点点的上来。这时候开始撒上一层薄薄的黄米面粉,然后看着蒸汽又上来之后,再撒上一层。这样来回好多次,等看着厚度有了半指厚,最后再撒上芸豆,盖上锅,继续烧火蒸。
大概蒸了二十分钟左右,开始出锅。出锅的年糕先让在锅里晾上一会,然后用铲子沾上凉水,开始切块。切好的块和豆包一样,一个个的放当院冻上,冻上一晚,就收起来,和豆包一起每顿热上几块。
赵老太太把剩下的黄米粉都撒了年糕,一共弄了三锅,冻在当院,也是好几盖令,可够吃了。
蒸了豆包和年糕之后,开始一天早中晚三顿都是豆包年糕的模式,锅地下炖着菜,上面热年糕豆包,一来方便,二来也顶抱。
豆包年糕都弄好,年味就足了不少,赵家大娘和呀娘枕头也做的差不多,换上新的枕套,里面装的新的荞麦皮,真是越枕越舒服的。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