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莫杰没和费迪南解释关于刷专利素材的筛选方法细节,倒不是顾莫杰藏私,而是这东西仅靠几句话一时半会儿说不清。
说实话,02年到03年的中国,刚进入wto才两年,知识产权领域那真是跑马圈地的时代,井喷式刷数据刷个五年都饱和不了。
原因无他,这领域此前专攻并且摸到门道的人太少了,同时这事儿来钱又不算快。真有这个脑子,又有本钱的人,在这时代做什么不好谁会来刷这个辛苦钱
只有有脑子的人赚快钱的途径慢慢堵死了,大家才会想到这些又要动脑子、但是稳妥的慢钱。
哪怕是顾莫杰,此刻思路里也很清楚自己最多刷到寒假,弄那么几万块启动资金,然后就铁定要收手的。到时候该读书读书,该复习复习,这活计没什么创意,也没什么建设性,纯属原始积累。
而且是一种低调的,不需要表现出先知先觉的原始积累。
打个比方。
2010年代的人上soopat专利检索数据库,查询“智能光感伸缩晾衣架”,假设可以查询到十几项发明、几雨雾霾,也自动收进来”。然后3号、4号再加上压力传感器感受风力、感受衣服重量的变化摆渡一吓潶、言、哥关看酔新张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