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就赶去了滨江,视察了一下刚刚草创两个月的“初音智能”,看看他们做出些什么成果了。
顾莫杰没有提前通知,所以到了“初音智能”的时候,看到了一派原生态的电子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忙碌景象。各处实验室里忙碌非常,却又能保持有条不紊。
搞充电的陈景天、搞智能硬件的张拓海,都被叫拢到一块儿,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
电池材料的研究,并非一朝一夕,所以最初的几百万下去,连个水花都没看见不过顾莫杰丝毫不责怪陈景天,因为他知道这个行业是个吞金巨兽。
放到通用电气之类的巨头身上,要想保持在电池储能密度等指标方面冠绝全球,每年的材料研发投入都得有十几亿美元。顾莫杰这点破钱,暂时只能是邯郸学步罢了。
不过,陈景天还是让顾莫杰看到了一些进步的地方。
“这是一种经过改良的快充手机电池、以及与之配套的速充充电器。根据我们的验证,尽管储能密度没有提升,却可以做到在前70电量范围内,让充电速度提升10,也就是说,如果不追求一次性彻底把手机充满、而是仅仅在快没电的时候充那么十几分钟,那么使用新电池材料和充电器可以有效。
而且这种技术对材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