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烟,“别光看款儿啊,您看这釉,看这彩。”
“最低多少出”唐易点上了烟,接着问道。
摊主伸出了俩手指头晃了晃。
“两百啊”
“您是行家,别砸我罐儿行吗”
“你不说话,让我猜,现在又嫌我猜低了。”
“两万我给您说,咱不说款儿的事儿,您就说,这是不是件老东西吧”
“三十年前的也是老东西。”
“您别跟我开玩笑了,想不想要吧想要,咱们再谈价儿。”摊主始终不提年代的事儿。不少行里人有这习惯,开口提了的东西,不改口,哪怕最后是白菜价儿卖的。
“想要。”
“那您能出多少”
“两百啊。”
摊主一听,干脆拿起瓶子,往后摆了摆,“您还是看别的吧,我看出来了,您今儿是没事儿找消遣呢。”
“两千。”唐易慢悠悠加了一句。
“一万五最低了我就图个今儿开张的好彩头,不然我多抻些日子,两万能卖出去”摊主这话,其实没多少水分。因为这件包袱瓶,是民国时期的精品。
民国年间,出现了大量带清三代官窑款儿的瓷器。这些东西怎么说呢,你说真的吧,它肯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