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无暇。
多重光环下的衬托,也不免京人那么热情了。
在这头三甲中,锦荣和严子陵就占了两个,一为状元,一为探花。不过其他世家子弟就没这般好了,本就是跟风而为,也没什么准备,自然成绩不佳,大多在三甲之列,他们也不在乎这点名声,也因此没引起寒门子弟的太大怨念。
出了一两个周慕颜,严子陵这样的妖孽也就罢了。
锦荣也挺佩服严子陵的,这家伙科考前一晚,还抱着两壶南国春要和她不醉不归,进了考场,也是挥毫即就,文不加点。
其实,在殿试见过周慕颜容貌的小皇帝,想也不想就要定他为探花郎,被几位主考官兼国家大臣给死命拦下来了。
陛下您是颜控,这也不是什么小秘密,但人家世家子弟,难得来主动响应本朝科举,才华也是无话可说,若是因为相貌而屈居第三,哪里是收良材,分明就是结仇嘛。
刚继位不到几年的小皇帝背着手叹了口气,好吧,就依众爱卿所言。
众爱卿:说的好像陛下您多委曲求全似的。
最后,小皇帝定下同样美姿容的严子陵,大臣们也就不好再阻止了。
不知被千辛万苦保下了状元之名的锦荣,继续享受着她这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