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现象。本来许多生命伦理的议题就没有百分之百的定论,每个案例都必须依照当下的背景环境、文化风俗,还有个人疾病状况做为考量。有讨论就有思考,还没讨论完的,两位下课后私底下来可以再继续,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先暂时到这里结束。下周的议题是堕胎应不应该合法化,一样请同学先回家寻找相关资料,希望也能像这次一样踊跃讨论喔。」
还私底下继续讨论?no!她压根儿再也不想和这人有任何交涉,冥顽不灵、自以为是的态度,一副就是故意和她对呛而来的样子。
只是,哪知这一门课似乎像是开啟了两个人明争暗斗的导火线,从此所有的课程、班级或校务活动,只要是碰见了,不来酸言酸语、调侃她几句誓不罢休。一但她发表了甚么样的言论,毫无意外地他就会跳出来反驳。而每次大小考试成绩公佈时,也就不免在意起谁胜谁负。
几次她佔了下风,转头对上那得意又挑衅的眼神,实在让人巴不得掐住他的脖子,狠狠捏下去,或拿起厚重的原文参考书猛力往他头上砸去把他敲昏。
谁说女生就是要天生娇弱温柔的特质,未来若要在男人为多数的职场环境里打滚,没有坚强的气势和手腕绝对很难存活,要不就得懂得如何以柔克刚地操纵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