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少女骑士零 > 广播第二期
    广播站又开播喽!

    1、强化系可以随意强化身体?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回答:请说出你的想法……

    2、学生之间的切磋赛不是断骨头就是严重砍伤,这种比赛有意义吗?

    回答:灵人类和我们这种人类不太一样,他们有灵力的加持,伤口恢复的非常快。

    比如骨折,我们伤筋动骨要100天,他们一周就没事了。

    皮肉伤恢复得更快。

    学院内部的切磋赛也好,后期的骑士比武大会也好,都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受伤,因为顾忌着对方的安全,不敢全力出击,那么比赛就真的毫无意义了。

    现实中,军事演习也允许一定比率的死亡,因为“训不在危中施,兵不在险中练,信息化带来的战斗力就是虚的。”

    3、现充是什么意思?

    回答:现充是来源于日本的网络用语,意指在现实中生活得很充实。

    跟不喜欢社交、沉迷于二次元的“死宅”对应。

    4、这本书会写多少字?

    回答:从细纲看,约在100万-120万之间。

    5、看到现在,学院的训练全是体能训练,没有战术训练,没有知识传承,不知道意义何在。

    回答:这都是连载得慢的缘故。

    已经连载一个月了,大家还在搞体能。

    实际上故事里的时间才过去两周(后面会加快进度)。

    康顿的训练模式是:

    强化体能——基础专业训练——高级专业训练——初级对战训练——马术、战术+高级对战训练——武器训练+模拟实战。

    另外,还有每天晚上的战史、重大战役分析、夜魔详解等文化课程。

    这些后面都会有呈现,但不会讲得特别细,因为这样的话,康顿卷的内容就太多了,而且也比较枯燥。

    战术部分我准备一带而过,后期穿插在剧情中再慢慢为大家展开。

    那为什么一开始要进行三个月的体能强化训练呢?

    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承载力。

    不提高承载力的话,后面的灵力训练就完全无法开展。

    大家可以回去翻看一下,17章有指出,接下来将会进行过载训练,过载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承载力。

    18章有指出,过载训练分为体力和灵力两部分,体力的通过体能训练提升,灵力的通过压力舱提升。

    到第39章,过载训练就结束了,开始进入了专业训练。

    对了,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康顿的训练,其实比现实中军人的训练要轻松哦!

    大家感兴趣可以搜一搜特种兵训练,就会发现他们其实还蛮幸福的……

    6、靠单兵作战很愚蠢,这是种族存亡的战争呀,就应该利用一切力量。感觉政权对开发很浅显,目前就一个盾,连攻击性的战争兵器都没有。

    回答:星海大陆所处的年代,大致相当于现实世界的1870年左右。

    汽车才刚刚诞生,电灯也才刚问世。

    火器更落后一些,只有燧发枪和小口径加农炮。

    这些武器对付人类,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付夜魔就不行了。

    为什么呢?

    第1章说过,将近1公里的距离,夜魔10秒钟就跑过来了。

    22章也提到过,d级的夜魔3分钟就能跑出1.5公里。

    而燧发枪装填极其缓慢,还没等装好子弹,夜魔就冲到跟前了。

    而且燧发枪使用的是22克重的铁或铅制弹丸,这种弹丸射在夜魔身上基本跟挠痒痒差不多。

    炮击的攻击稍有效些,但炮弹装填缓慢、移动不便,根本阻止不了夜魔的攻势。

    正因为热兵器效果不好,所以人们研发的重点集中在灵力的提升上。

    因为经过训练的高灵人类,是可以有效击杀夜魔的。

    灵力训练的投入一直都不低,比如过载训练、压力舱,后期还会介绍专门负责研发灵力武器的专家。

    当然,后期热兵器也会改良,这是一个关键剧情,先不剧透,哈哈。

    至于星海为什么不举全国之力去对抗夜魔,这也是一个关键剧情,也即我之前说过的暗线之一:政治斗争线。

    很多时候,大家都希望在国家遇到危难时,能上下齐心,合力抗敌。

    但事实上很难做到。

    比如晚清时,中国被列强瓜分,民众忙着拜上帝教,政府忙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民国时期,日本侵华,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蒋介石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同胞被屠杀,家园被焚毁,还有几百万人漠然以对,为了一份军饷给日本当伪军。

    上下齐心,何其难也!

    星海的不团结,人心的涣散,我在第5章曾暗示过:“飓风骑士和白银骑士不吃香”。

    之后还在星海情报局里补充过一句:1686年的夜魔入侵事件后,报考骑士团的人数呈断崖式下跌。

    中间也穿插过一些介绍,指出大多数人报考骑士,不过是为了混个铁饭碗以及封爵。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人都像沧零一样有勇气主动去和夜魔作战的,可能平时偶尔也会豪迈地吼几句“打夜魔我捐一条命”,但真到关键时候就怂包了。

    就算他们不怂包,也不见得都能上战场。

    因为骑士的门槛相当高,而且培养和维护耗资巨大,对于联邦政府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就算资金充足,元老院也不敢大范围普及灵力训练。

    因为灵力训练是一把双刃剑,就跟枪支一样。

    往好的方面是正义的战士,往坏的方面就是暴恐分子。

    另外,星海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七大公爵。

    第一期星海情报局提到过,开国女王建国时得到了七大城主的鼎力相助。

    那么七大城主为什么会愿意帮助她呢?因为她美么?

    当然不是。

    那是因为女王对他们做出了权力的让渡:只要助我称王,就给你们自治权!

    七大公爵拥有独立的行政权和军权,同时他们的地位是世袭的。

    虽然司法权和立法权不在他们手上,但他们可以通过运作,将自己人送到元老院和最高法院里。

    他们甚至可以随意克扣税收,上瞒下骗,使得政府连年赤字,连几百万的军费都拿不出!

    他们根本不想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境外作战,只想稳固盾内的统治。

    毕竟全面战争是一件极其耗费金钱的事。

    有多花钱?

    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

    越战期间,美国每天要为这场战争花费7700万美元(注意是每天)。

    为了支撑这场战争,美国的个税比例一度提高了10%。物价飞涨,政府赤字飙升。

    而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

    七大公爵会愿意赔上自己的老本,赌上全国的国运,去打一场不知道结果的战争吗?

    肯定不会。

    所以,想要先打全面战争,就得先把权力收回来!

    没有权力,王冠就只是个装饰品,女王就只是个摆设。

    这里,我想特别介绍一下星海的女王:伊卡琳娜?叶芙娜。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配角,虽然戏份不多,但我花在她身上的心思完全不输女主。

    从她的名字谐音,大家应该能猜出她的历史原型是哪位著名女皇。

    她的经历极其传奇:16岁登基,出生丧母,被父亲憎恨,被大臣瞧不起,几度面临退位危机,却一次次力挽狂澜。

    在元老院的阴影下忍气吞声地过了20年,打落牙齿和血吞,终于一朝出手,颠覆世界!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她比女主更像女主,但是她不能做女主。

    因为她不是一个好人。

    当然,她也不是坏人。

    6、里面的人毫无主见,只会服从命令。教官只会一味折腾学员,这样训练出来的人有什么用?

    回答:问这个问题的同学,你不是一个人。

    事实上,已经有好几个读者跟我说过同样的话了……

    还有一些人因此弃书,因为觉得我三观不正、心理变态、有暴力倾向。

    呜呜……我冤枉……

    我真没瞎编,真实的军队就是这个样子。

    下面我来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军人这个特殊群体。

    军队是特殊的,社会上的很多规则,在军队里是不成立的。

    当然,军队里的很多规则,在社会上也不成立。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服从性训练。

    服从性决定战斗力。

    没有服从性的军队就是一盘散沙,打仗必输。

    因为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如果有人不服从命令,或者不严格执行命令,或者拖拖拉拉,那就完了。

    想象一下,敌人打过来了,二班长说:给我抢占那条战壕,阻止敌人的坦克前进!

    张三:啊?那不是让我送死吗?

    李四:你讲得不对,应该先占领左边的制高点!

    王二麻:为啥让我们上,不让三班上?

    赵大腚:我觉得我们应该开个民主讨论会,表决一下!

    敌军轰隆隆压过来,二班,卒。

    所以,自古以来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军队,都会严格培训士兵的服从性。

    平时不训练这种服从性的话,关键时刻很难做到绝对服从。

    新兵进入军队后,头三个月就是磨性子,磨掉你的棱角,磨掉你的自我,踩碎你的自尊,让你从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变成只会服从命令的机器。

    很残酷,但必须这样做,不然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

    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公元前512年,吴国准备攻打楚国。

    伍子胥向吴王阖闾举荐了著名军事家孙武,并指出只有他来负责指挥,吴国才能取胜。

    阖闾将信将疑,把孙武招进了宫中。

    孙武带着自己的兵法著作来了,吴王看了比较满意,但还是对他的能力有些疑虑,于是让他亲自演练一下,并拨给他一百名美女。

    孙武把美女们分为左右两队,并任命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妃子为队长。

    之后孙武认真地向她们讲解了操练的规则和要求。

    一切准备完毕后,孙武便开始击鼓发令。

    结果美女们不但不听他的命令,还哈哈大笑,随意乱走。

    孙武便根据兵法,要斩两位美女队长。

    吴王一看孙武要杀自己心爱的美人,赶紧说:“好啦好啦,我知道你能带兵了,美人就别杀了。”

    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然后执意杀掉了两位美女,并继续带领剩下的美女们操练。

    这次美女们没有一个人嘻嘻哈哈,叫干嘛干嘛,全部认真无比。

    吴王失去了两个美人,心里很不爽,孙武对他解释道:“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

    听了孙武的解释,吴王不再生气,拜孙武为将军。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服从性是制胜的第一前提。

    这跟是否被洗脑、没独立思维、不平等不尊重人权无关,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一切有军队的国家,都会有服从性训练,而且比文中严苛得多。

    也许有人会问:那要是上级的命令是错误的怎么办?也要服从吗?

    答案是:是的。

    不管上级做出了什么命令,都得服从。

    他错了,有军事法庭等着他。

    将军打败仗会砍头。

    小兵不听军令也会砍头。

    我觉得大家最难理解的大概就是这点。

    但是军人真的就是这样。

    沧零作为军人,她必须服从命令,不得违抗上级。

    哪怕她当了团长,上面还有元老院和女王,她还是得服从他们的命令。

    不过大家别担心,我们女主的上级都是智商在线的人,不会遇到猪队友的。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教官的训练。

    目前大家的槽点主要集中于教官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强迫他们不停的超负荷,甚至受伤了也要坚持训练。

    其实这么做是有目的的。

    一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为了将那些不合要求的学员淘汰出去。

    不知道大家看过《士兵突击》没。

    里面的主角许三多进入老a(特种大队)后,也经历了这么一段变态特训。

    我们来听听那里面军人的控诉:

    “长期睡眠匮乏,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我想你应该知道吧?”

    “谁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你让我们做这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无非只想显示你的优越感,变态的优越感!”

    我们再来听听被控诉的对象:队长是怎么说的。

    “我们是常规部队吗?我们一切的训练是不是都预示着,我们将在高压甚至绝境下作战?”

    “我不会践踏你们的理想和希望,我不能,因为那是我最珍惜的部分。我只是想,你们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情况下也能生存,在更加真实和残酷的环境里,还能生存。我敬佩一位老军人,他说他费尽心血却不敢妄谈胜利,只想自己的部下在战场上少死几个。他说这是军人的人道。”

    最后我们再看看退出的人临走时怎么说的:

    “我说哥们几个,你们一定要顶住,一定不要放弃。我弃权,错了。真后悔了。这儿的人又黑又横,可以手里真有东西。他一拿枪我就知道我错了。人家怎么活法儿,关咱们什么事?给你添点儿堵,你就不干了?我这不自己把自己给宠坏了吗?我第一个被开除了,不光彩,我不希望你们跟着我一块丢人。”

    费尔顿等教官,之所以对新兵如此严苛、如此变态,都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心理承受力不提升,上了战场会崩溃的。

    因为真实的战场比教官残酷一万倍。

    你会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惨死,内脏掉落一地;

    你会身负重伤,断水断粮,然而还要继续战斗;

    你会接连几天不能合眼,困倦不堪却不能休息;

    你会磨破双脚,血肉模糊依然要强行军;

    你会被残忍的敌人想尽办法折磨,只为了套出你口中的信息;

    ……

    军人根本就无法像常人那样,享受适度而愉悦的训练。

    因为他们不是被作为人的对待的,他们将面临的也不是人间,而是地狱。

    就像《湄公河行动》里,张涵予会果断向一个孩子开枪一样,战场上没有人权、没有道德,只有你死我活。

    林奇曾说过:康顿的毕业率只有63%。那37%哪去了?

    被淘汰了。

    因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因为承受不了超负荷的训练,而被淘汰掉了。

    留下来的也不一定就是拥有钢铁意志的人,你们在后面会看到还会有很多人临阵放弃。

    就像厄本一样。

    7、女主什么时候才能变强?看着着急。

    回答:嗯,我知道现在流行主角开场即顶配,首章便日天。

    但是这本书的主题是“成长”,成长肯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女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挑战,在艰难与痛苦中慢慢变得成熟强大起来。

    我也想借助这本作品,给所有在成长中遇到挫折和打击的女孩子们打气,愿大家都能捱过生活的试炼,力争上游,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剧透:女主会在北方篇发生突飞猛进的改变!

    ————我是感激的分界线————

    感谢每一位认真提意见的小天使,作者写书经常会陷入上帝视角,忽视了读者的感受,所以聆听读者的心声很重要。

    如果不考虑读者的感受,只顾闷头写,最后就会陷入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局面。

    欢迎大家随时跟我反馈自己的疑问和感受,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会越写越好。

    ————我是厚颜无耻的分界线————

    正文部分结束,广告时间开启!

    姓名:原夫

    品种:人类

    简介:起点著名小众写手(自封),著有《凤神国历险记》等四本滞销书,连载425天无断更无太监,起点特封荣誉称号“扑坚强”。

    简介完毕,下面开始推书。

    第一本:《逆战女王》

    快节奏电竞文,主策略、国战。

    女主为高智型,全书上百场战斗,无一雷同,全程智斗。

    各种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策略陷阱……杀死作者无数脑细胞,将作者老年痴呆年龄提前至少三岁。

    我自认为这本剧情还是相当精彩的,那为什么它的成绩却狗屎不如呢?

    坏就坏在我写了一个万人嫌的女配。

    这个女配原本是设计来陪衬女主的,兼捧哏搞笑,不想用力过度塑造成了一个实打实的傻逼。

    无数读者就是被她劝退的……

    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我绝不会这这么个倒霉女配,如果非要给这份懊悔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噢,对了。

    这本书还有一个饱受吐槽的地方,就是男主。

    是的,这本书是有男主的,然而女主太醉心打仗,和男主几乎没什么交接。

    你见过一百万字都没牵手过的男女主吗?我这本就是了……

    当然,这个只能算不足,不算毒点,女配才是本书的自杀式毒气弹。

    深深领悟到这点后,我花了大力气做出了不下二十遍修改,企图减少女配的毒气值,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有心修文无力回天。

    好吧,我认命了,但书还是要好好写的。

    你们能想象我在仅七八个读者的追读下硬是连载了八个月吗?

    唉,谁叫我是亲妈呢?

    读者可以放弃,亲妈不舍心血。

    第二本是部小短篇:《机器男友》(原名我的ai男友)。

    这部只有13万字的短篇创造了本人写作史的奇迹:零差评。

    很多看过的读者都跟别人安利了这本书。

    虽然这本书名字叫《机器男友》,但并没有言情成分,而是探讨人与ai的关系。

    当时我发书时,后台是有女频短篇这个分类的。

    然而书发出后,我兴奋地跑去主页看时,傻眼了。

    女频压根没有短篇这个分类!

    不是吧?可我的书明明已经发布了啊?

    我急忙联系客服,客服回复我:分类虽然没了,但可以通过查找书名的方式找到我的书。

    我去,这不就等于全世界能看到这本书的只有我了!

    沮丧的我怀着深深的怨念,在一个读者都没有的情况下默默把书写完了。

    13万字,写了两个月。

    虽然是短篇,剧情却丝毫不将就,甚至更用心。

    希望大家能喜欢。

    最后一本书:《凤神国历险记》。

    说起这本书,我感触良多。

    这是我第一本长篇作品,也是我倾注了最多感情的作品。

    它的最初版本,是我学生时写在本子上的一个脚本,主题是现代男生穿越到了女尊王朝,在女尊社会中一系列有趣的经历。

    这个脚本陆陆续续写过几万字,后来因为工作忙就丢下来了。

    16年,我整理自己的稿子时,发现了这个开头,觉得很有意思便又继续开始创作。

    这本60万字的一共写了一年多,全程单机,写的过程无比快乐,几乎承包了我生活中所有的幸福点。

    写完后,我一度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许久了还不断回忆其中的剧情。

    后来,我感觉这么优秀的一部作品(咳咳),不能我一个独占,必须把它分享出来!

    于是我把它传到了起点上。

    那时我还不太懂网文,也不知道网文的规则,只知道起点是个很有名的网站。

    连载至5万字时,我申请了签约。

    结果惨遭拒绝。

    我当时想,可能我字数太少了,精彩剧情还没出来呢,所以编辑不给签。

    于是我耐心地等到了十万字。

    再次遭拒。

    连吃两次闭门羹后我放聪明了点儿,上网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人家都是1、2万字签约!

    10万字都没签约的话,基本就是完犊子了!

    心灰意冷的我从此再也不提签约的事了,就这么默默地连载。

    在我的想象中,没签约的书应该更受欢迎,因为免费呀。

    结果事实让我简直难以置信,从发书到完结,整整半年一个读者都没有!一个都没有!

    不是夸张,是真的!

    就连发红包,都引不来读者,他们只抢红包,不看书,完全不看!

    那段时间我蛮难受的,因为我觉得我的剧情真的很有意思啊,为什么连一个眷顾的人都没有呢?

    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我重打精神,写了第二本书,也即《机器男友》。

    这本书发出时,我信心十足,这次一定会有人看!

    结果我又错了……

    这本小短篇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一个读者都没有……

    等它终于有读者了,还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真得蛮傻的。

    但不管怎样,创作的快乐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半分,因此我仍觉得十分值得。

    那些孤独单机的日子,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化为心头温馨的回忆,以及继续前行的动力。

    (广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