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李三婶的眼里全是笑意。
她拿着簸箕装了些鸡食,打算去喂自家养的四十多只小鸡。
这是去年她闺女翠花养的那些鸡,卖掉了一些后,留了三只母鸡,结果有两只在过年前抱了窝,如今已有十岁左右的小孩拳头大了。
去年鸡蛋换的铜板子,李翠花都拿出来了,打算今年夏收谷子后,买些谷子放家里,到时好拿来喂鸡。
鸡只有吃饱食了,才会生蛋。
“稻香啊,按你教的法子,咱家的鸡出壳后,还真是长得结实。”
李三婶没想到用炕给母鸡和小鸡保温,还真的让这些小鸡挺过了寒冷的正月。
刘稻香抿嘴轻轻一笑,古代生产力低下,更是不懂科学是什么。
小鸡本就个子小小,天冷抱窝孵化出来的小鸡,即便有母鸡带着,存活率也是很低的。
她能理解李三婶高兴的心情,这么成功的养活了这些小鸡,在李三婶的眼里,那都是钱。
“可懂稻香去年把鸡都卖了,不然,今年也能抱不少窝了。”
“翠花,我家只有两亩田,又有我娘,我还有我姐三个闲人,我家今年要多喂些,光靠那点鸡,能孵多少,再说了,天冷,放你家我们也不好照顾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