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后几只朱鹮是在这里发现的。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科考队就开始在国内朱鹮分布的区域开展了寻找工作,直到1981年,在洋县的苗家沟才找到了七只朱鹮,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机,如果说七只朱鹮不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和好的生长环境,极有可能朱鹮这种鸟类已经在世界上灭绝了。
科学家们在最紧要的时刻展开对朱鹮的救助保护工作,从以前的考察站到现在的国家自然保护区,三十多年的历程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员呕心沥血的研究工作,朱鹮也从当初仅存的七只发展到了今天的300多只,洋县也成为了拥有野生朱鹮种群最大的地方。
我们是幸运的,被日笨誉为国鸟的朱鹮在日笨已经地域性灭绝,90年代多次向我国借朱鹮,想通过国际联姻的方式维持日笨地区朱鹮的繁衍,可惜都失败了。
不过迄今为止,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朱鹮群体逐渐壮大,它们也开始从洋县飞向远东,飞向国际。
和大熊猫一样成为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纽带。”
周成从上一代研究人员的手中接过保护朱鹮的旗帜,他很清楚肩上的重任,所以每当他翻开以前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时候,心里都会有很深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