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不那么奥斯卡的风格独特的电影!”
只看标题,弗兰克皮尔森就想到了昨天与老朋友的谈话,不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奥斯卡是个名利场,这谁都知道,绝大部分电影从业者,躲不过名利诱惑,但名利向来非唾手可得,四周总会竖起高高的围墙,入得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们的法眼,才能登堂入室。”
“有难度是好事,从1928年奥斯卡奖设立至今,在人追名逐利之心的不懈推动下,聪明的电影人们已经基本上摸清了获奖的门道,成果足以编纂成一部‘奥斯卡名利学’,在其学术成果指导下,不乏专门的‘私人定制’的出现,不惜真金白银烧起风火狼烟,只为博学院评委一票。”
“可惜,事情很奇怪,比如吸引某个女神青睐,越谄媚反而越不行,有人祭出大制作、大情怀、大时代,外加人类共通之人性主题,只差片头打上‘求入围’三个大字,结果惨败,别说奥斯卡小金人,连个提名都没有。”
“事后一分析,片子拍得不错,画面、布景、道具、表演都挺好,就是中心思想不对头,奥斯卡作为学院奖,对好莱坞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一向顽强,人家鼓励一群人牺牲去拯救一个人,你却反过来,强调等级贵贱弱者牺牲,真让人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