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古玩人生 > 正文 第232章 明代瓷器一讲
占鳌头。”
    “自洪武年间,朝廷采取恢复农业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对当时手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朝廷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专供皇室和统治阶级上层人物需要的瓷器。御窑厂派有督陶官,集中了景德镇嘴优秀的工匠,独占优质瓷土和青料,以雄厚的资金,按照宫廷的需要,不计工本,不惜人力,烧制最精美的产品……”
    “景德镇在这一时期,改进了工具,总结各地瓷窑优点,发明了鸭蛋形窑……当时烧制的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红釉、黄釉、白瓷、青瓷、青瓷加紫、黄地绿彩,品种繁多。”
    ……
    “从大的方面来说,明代瓷器的造型品种比元代要多,给人一种浑厚古朴、优美大方的感觉。带圈足器物比元代大,造型稳重。器物的线条较柔和,中小型的盘碗等器物的底心下榻,底足微向内收敛,盘碗底足多见切削痕迹。首发在明代中期以后的一些器物,如罐、瓶等的腹部常出现明显的接口痕迹,清代的仿品很少有这种现象。明代后期的圆器底足常见粘砂现象和放射状跳刀痕迹……”
    “从小的方面来讲,洪武瓷器底足常有乳钉状突起,这是袭自元代的做法,而且这种处理底足的做法也是当时的主流,有鲜明的时代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