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古玩人生 > 正文 第399章 民国瓷器
出层次,立体感不强。雍正时法琅彩(俗称古月轩),胎质细腻、洁白,彩色艳丽华美,层次清晰,类似西方油画的立体效果,表现极为生动形象。清末民初,竟相仿制,有的仿品,甚至比真品还要精细。署‘古月轩’款的器物和鼻烟壶等,多系仿口雍正时开始出现窑变红釉,是由红和兰交织在一起,多数是兰多于红,仿品则红与黑交织在一起。”
    “从这一件的颜色上来看,很显然就不是民国珐琅彩,它在颜色上比民国珐琅彩更加艳丽,也更加符合西方人夸张的色彩喜好,这应该是当代用于出口的景德镇陶瓷,经过一番做旧所达到的效果。”
    宋慎解释了出来,又道:“其实民国时期,瓷器胎骨较粗,民窑产品较多,如与历代瓷器相比较,差距很大。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釉面上出现气泡和脱釉现象。青花瓷器颜色晕暗发兰,俗称洋兰。洋兰是光绪末期出现并延续到民国,这时民窑青花瓷器大部分施用洋兰。绘画精细的渐少,草率的增多。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彩色,此种彩色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玻璃质釉的特征。如民窑生产的日用陶瓷,帽筒、壶、碗、杯、罐等。”
    “装饰图案也由过去的山水、人物、花卉图案,演变为一面是绘画,一面是诗词文字装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