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定在郑家后山后,清南村再次火热起来。寒冬腊月里,魏大人和赵耘召集了一两百人在山上伐木开通上山道路,然后清理场地,做些工程前期的准备事项。
村民们也把心思从张家的大火转向书院,整日谈论的都是这事,也就张郑两家心头还弥漫着大火的阴影,又因为准备建新家园而忙碌不停,无暇顾及此事。
纷乱扰攘中,又到过年了。
因有不少求学的学子年前就到了下塘集,甚至来到清南村,租住当地人的房屋,因此下塘集分外热闹起来。清南村人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憧憬读书人汇聚小青山的盛况。
有几个宿儒应周夫子邀请,也在年前赶到清南村。
李耕田激动万分,兴冲冲地为他们腾房并院,安排住处,添置家什用具,赵耘也跟着忙得脚不沾地,自不必一一细数。
过年的时候,按说张家跟郑家在一块过,应该热闹才对,但张家刚遭大难,实在难以畅怀笑闹,却又因为大难不死,格外珍惜,所以这个年虽然少了些喜庆,却多了些温馨。
主家们聚在一处过年,下人们为了干活方便,马叔一家刘黑子一家老陈头(黄麦)一家,还有樱桃等人商议了,干脆也聚在一处过年,因而郑家大院人气旺盛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