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云起龙腾 > 第二十章
    “十五代传人司马宪,将祖传宝剑,霜月剑传与第十六代子孙司马卬,持此剑者务须恪守祖训,将家族发扬光大。如违祖训则尸骨无存。”说罢司马宪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眼见他没有反应,急忙提醒道:“卬儿快来接剑。”司马卬沉浸在老爹的话语当中,虽然喜爱霜月剑许久,可当他真正有机会得到霜月剑的时候,心中竟有着些许胆怯,他害怕,害怕自己的剑术驾驭不了霜月剑。古以孝为根本,儒家思想闻名天下,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深入后世。虽然还有着些许犹豫,但迫于孝道,司马卬还是战战兢兢地从老爹手中接下了霜月。

    将剑交到儿子手中,司马宪又从旁拿出一本剑谱。(那个年代还没有纸张,大多数的书都是用竹简制成的。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这里面记载着霜月剑法的一十六式招式,以及其中的八八六十四种变化。招式我早已传授于你,你回去细细揣摩招式的六十四种变化,好好练剑吧。”

    梦呓无缘得良伴,魂牵梦绕只为剑。如今心愿终得偿,激动莫名不能语。

    司马卬做梦都想寻得一柄良剑,可当他真正的将霜月拿在手中的时候,内心还是感觉不太真实。当剑出鞘,当手指在剑身处划过后,那种真实的触感让司马卬真真正正的明白,这柄剑属于了自己。

    剑锋无伦,剑芒伤人。手指上的伤痕将司马卬唤醒,回过神来的司马卬看见自己的血,滴在剑身之上,竟被剑身所吞噬。刹那间,霜月绽放出无二之光芒,这独一无二的光芒驱散了周围的黑暗,光明将整个院落彻底笼罩。

    血融于剑,司马卬顿时感觉与霜月亲切起来,血融于剑,人剑互通,方可迈向剑术之大成。司马卬将剑归于剑鞘,对着父亲庄重行礼:“孩儿定当尽心竭力,将霜月剑法发扬光大。”

    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更何况司马卬竟有可能剑术大成,以往的严肃早已消失不见,司马宪的脸上只留下和煦的的笑容。 “卬儿,你先出去吧,为父要休息了。”

    “爹爹保重。”司马卬带着剑谱与霜月剑离开了。

    看着儿子离去的身影,司马宪欣慰不已。“儿子长大了呢,看来我已经老了。家族的祖训就由儿子完成吧。老家伙你在天有灵保佑我儿,能光宗耀祖,振兴家族吧。”老人家并不知道,他的儿子不仅将霜月剑法发扬光大,更是成为一方之诸侯,名动天下。

    夜风凛冽刺骨寒,身处家园心亦冷。乍闻故人约议事,一杯薄酒忆往昔。

    晚上的风,又冷又急,本应休憩的李牧在府中接到了一封故人的来信,约他去某地一叙。疑惑中,那人按下了墙角的暗阔,一个暗道口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取下黑色斗笠穿在身上,整理好腰上的剑鞘,一步步没入黑暗之中。行不多时,暗道中出现了一个分叉。那人犹豫了一下走进了右侧的分叉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那人也不在意,只是一步步向前走去,暗道不长,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那人已走到了这条分叉暗道的尽头,伸手摸到墙壁上挂着的圆环,拉了一下。一道门豁然而开,月光照进门来驱散了暗道的黑暗。将暗道隐藏起来,行不多时,不远处传来了一句话。

    “来了啊。”闻听此言,那人拍打了下落在衣服上的灰尘,整理下衣服向着说话之人走了过去。动作不大,却仍然被不远处的守卫听到。二人手握兵器急奔而来。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二人手中的长矛指着此人盘问道。那人并不答话,二人只见寒光一闪,手中的长矛已一分为二,接着那人

    手腕倒转,剑柄扑面而来将二人打昏,做完这些的他,将剑收入剑鞘之中。

    “多日不见,武安君的武功更上一层楼了。”说话之人正是龙渊,今晚龙渊约见李牧的地点是遇龙亭。此处当年由廉颇将军建造,是廉颇将军与江湖人士会面之所。

    “这点微末道行,恐怕入不了你的眼。”

    “武安君过谦了,请。”龙渊做了个一个请的手势。李牧也不客气,身形一动来到了龙渊面前的石凳前坐了下来。

    “你倒是好气度呢。”李牧面露异色。

    龙渊闻听此言,也是微微一笑,“武安君也是气度不凡。”二人相视一笑,继而哈哈大笑起来。两人都明白对方话中的意思,李牧是敬佩龙渊在赵国地界约他,不怕自己在此处埋下伏兵。龙渊则是佩服李牧敢离的自己这么近,毕竟自己不久前的行为令江湖所不齿,这么近的距离,拿下李牧的性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牧拿起身前的爵抿了一口,“武安君好雅兴啊,龙某佩服。”武安君微微一笑,右手掌一抬,手中的爵向着龙渊面门飞去。龙渊手腕微摇,爵中的酒被元气所牵引,激射而出将李牧的酒爵挡了回去,酒爵缓缓下坠,竟丝毫不差的落在了原先的地方。

    “一段时间不见你的功夫又有长进了。”龙渊的这一手,令李牧一赞。见武安君似乎还有话说,龙渊微笑示意武安君继续说下去。“身为赵国将士,本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可临阵叛变投降秦国。况且江湖之中义字当先,如此行径,怎配行走于江湖之间。”

    “贪生之人救得,求死之人救不得。与其让他们死在秦军的屠刀之下,还不如让他们带着尊严而死,保存自己作为军人的气节。”

    “你说什么,他们不是你杀得么?”现已各为其主,李牧还是下意识的相信了龙渊的话。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1)他们的死与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秦国传言你将他们尽数杀掉,看来言不符实。只不过一向精明的你,替王翦他们背了黑锅,这滋味可不好受吧。”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2)我已声名狼藉,不在意这点了。”

    注解1, 此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