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清楚的看到复合装甲的标靶中央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漆黑弹痕,如果是不懂行的普通人看到这个弹痕估计也就是惊叹一声操纵坦克炮的射手炮术高超,L11型120mm线膛炮精度准确也就完了,可如今能站在万山厂武器装备综合检验测试场总控台的人。
哪一个不是军工领域的专家,类似这样的打靶测试没经过数百上千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干过军工。所以当他们看到那个大体清晰的弹痕时,虽说并没有身临其境的探察详情。但多年来的经验却告诉他们,刚才发射的那发反坦克弹药好像有些不对劲儿:
“哈哈,承受住了,承受住了,咱们的复合装甲承受住新式反坦克弹药的打击啦!”就在众人为之疑惑之际,站在不远处的作为新式坦克装甲系统负责人之一的秦景斌忽然兴奋的叫起来。
自打一千五百米打靶测试准备完成之际,秦景斌便将配发给他的62式望远镜的镜头对准远处的复合装甲靶板,说实话对于这次打靶他的心里也没有太大把握,毕竟赵如松在弹药学领域的名气太大了。
即便是他这个搞材料的都对这位老专家的名气也是如雷贯耳,当年在便携式火箭筒的研制时更是受其领导。要不是为了借助此次复合装甲的研制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提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