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新式坦克研制的过程中,将企业的改革同步推进,从而加快整个军工联合体的整合过程,而万山厂当仁不让的成为他心目中的样板。
只不过一个“改革”话好说,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延缓不好,冒进更不好,如何报握住一个分寸,一个度则是卢嘉栋所要考虑的问题,胡庆华虽然有着改革的决心,但同样也有冒进的冲动,对此卢嘉栋很是警惕。
要知道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卢嘉栋,很清楚一项改革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因为冒进却往往事与愿违,所伤害的不仅仅是改革政策的制定者,而是更多的普罗大众,卢嘉栋后世的父母就是当年国企改革的下岗工人,当时厂里的计划不可谓不好,方向也不可为不对,但却因为政策的把控者贪图功利,急于求成,最后落得个一败涂地,破产倒闭,如此境况在那个时候可谓是比比皆是。
虽说现如今距离九十年代还有不少的时间,但卢嘉栋也不希望太过急于求成,而是如润物细无声一般慢慢改变,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可是怎么摸、怎么走,确实是要考验一个人的胆量和谋略,下不下河是胆量问题,怎么走就是谋略的较量,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得到改革的红利,卢嘉栋觉得还是慢一点比较好。
当然,某些后世的教训,卢嘉栋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