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事变革的方向发展,但中间的波折和反复却是卢嘉栋不想看到的,不过卢嘉栋也知道,想改变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他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影响着周围的人,
比如说他的好兄弟吴天明,就是最先接受卢嘉栋联合作战、信息作战和特种作战理论的人,在经过几年的对越作战的实践后,吴天明更是愈发的觉得新式作战理论的重要性,被调回G军区任作战处处长后,
更是将自身所得汇集成书,成为当下军中炙手可热的军事著作,现如今的吴天明因为在新军事理论展现出来的卓越才能,被调到北方某重装军,参与组建中国第一个合成化重装集团军的任务。
炮兵出身的陆维军也是一样,在凉山战役中就受到卢嘉栋的影响,后来在老山炮战中又领略了电子战的威力和作用,作战结束后,他便开始潜心研究电子战对于军兵种作战的价值和意义,现如今,陆维军俨然成为军内电子战专家,就在前不久,总参组建了一支具有实验意义的电子对抗部队,陆维军当仁不让的成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还有海军航空兵的徐远超,在马岛海战当中,不但领略了风云诡谲的惨烈战争,更是在卢嘉栋的体系作战的改造中,悟出了未来海战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一番总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