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已经升空,在天际划过两道长虹的同时,也在屏幕上呈现出耀眼的金色亮点,虽然两枚拦截弹飞行的速度很快,但罗振江知道,
此时的“猎鹰”防空导弹的飞行高度还在“百舌鸟”的上方,想要实施打击还需要在空中进行一系列的姿态调整,随后实施俯冲攻击,虽说“猎鹰”导弹的最低打击高度就是10米,却并不意味着一经发射,导弹就能够在10米的高度上飞行,
而是需要在发动机的作用下借助空气升力达到一定飞行动能后,才能进一步调整,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却极其复杂,特别是尾部燃气舵的操控更是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稍有不慎整个导弹就会失的,
“猎鹰”防空导弹毕竟是一款全新的防空导弹系统,其中应用的诸多高新技术,很多都是国内首创,先前根本没有经验可循,再加上为了赶时间,这批导弹的生产周期极端,很难说其中没有故障弹,正是基于此种考虑,罗振江才会想着是不是再打两发好增加成功率。
然而就在他举棋不定之时,屏幕上跳出的一组数据让他彻底打消再次发射导弹的念头,因为来袭的“百舌鸟”导弹已经达到“猎鹰导弹的最小射界边沿,很明显此时在发射导弹已然来不及。
见此情景,罗振江不由得咬了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