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连学校一起办起来?专门接收厂里职工的儿女入学,解决了工人的后顾之忧,人自然就会多了。
这样一想,他立即找人评估开办学校的可能性。
最主要的是幼稚园和小学,手下一个叫韦绍的主管仔细考虑并实地考察之后,说是华夏国对于私人办学弄得比较严厉,不容易通过,而且不出事还好,一出事牵连很大,都是小孩子,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官办学校没什么问题,可要是私人办学,出了事容易被人诟病。
因此最好的建议是联合办学,也不算是联合办学,其实华夏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传统,学校征地的时候资金不够,便向土地所有人尤其是那些以村为单位的土地所有人承诺,他们的子女可以进入该学校就读,适当免学费什么的。
韦绍认为,农名工子弟学校利润不大,不值得投资,却可以向当地学校捐款,修建教学楼,聘请名师之类的,对了,还有现在各个学校头疼的校车问题,他们也可以赞助,作为交换让他们接受工厂职工的孩子,学校的教育条件好了,有的是人抢着入读,到时候就为了儿女入学的名额,附近人也愿意到工厂来打工,更别说那些外来员工,他们外出打工赚钱,若是能在兼顾一下孩子,相信就算钱少一些,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