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是古人根据当时文人墨客喜欢附庸风雅,凭空捏造的,却展示了当时古人遇见上佳作时的风貌。
这件绢本被三十多人认可过,可见是一件真正的上佳之作。
方印几乎遍布每一个角落,有的人甚至无耻地在行文断落下方盖印,生怕后人忽略似的。
大大小小的红印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个行书的优美,但这是没法避免的事情,越是流传在民间的佳作,这类印章越多,只有皇宫收藏的宝物印章才稀少一些。
此行书笔势多变,字体潇洒,横竖微拱,字体粗细之间,尽显字中媚骨。
行书一共四竖行二十三字。
内容为: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内容异常的简单,上面甚至没有作者名款。
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没头没尾的报平安的帖子,被前后三十多位收藏者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上面其他题款的人一点不少。
什么南朝梁僧权、参军学事诸葛颖、谏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其中甚至有欧阳修的题名。
这些题名的人的字体各类,题名总字数比这幅平安帖字数还多。
好在这些题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