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研究院都待过,但是他的思路并不受欢迎,能得到的支持也不多,因此研究迟迟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
后来木青去德国参加肿瘤学术会的时候,认识了Barton,两人聊的非常投机,甚至相见恨晚。
听说木青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来进行药物研发,Barton毫不犹豫的跟着他来到了国内,如今他在木氏医院的研究所里已经足足呆了八年了,连汉语也说的很溜了。
今天,木青会跟Barton一起挑选合适的癌症志愿者,进行药物的测试。
木青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
志愿者虽然已经经过了初次的筛选,这一次挑选已经是二次筛选了,但是两个人依旧选的非常的仔细,他们不停的讨论哪一个合适哪一个不合适,甚至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当然,争论对于他们而言,早已经是家常便饭。
在医学界,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在争辩中进步。
等第一批的二十个癌症志愿者被挑选出来以后,已经深夜了。
木青虽然非常的疲惫,但是目光却是亮的。
全世界的抗癌药物他全都能倒背如流,所能发挥的药性和治愈能力他也一清二楚。
他相信,他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