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 宜宁府。
张婶一大早出来买米。如今水源稀缺,米粮尤其贵,他们家也算是小有家底的富户, 但是现在也吃不消了。
张婶难掩忧虑, 以如今的米价, 他们再撑三个月就没有钱了。到时候,一大家子的人口,去哪里找吃的?
张婶忧心忡忡往外走,路过巷口时,发现他们家旁边的院子锁开了, 里面有人走动, 似乎是新的住户搬进来了。
张婶纳罕, 如今这个年岁,竟然还有人搬进来?
曾经这里是宜宁府最好的地段,能住在这里的非富即贵, 人搬来搬去并不稀奇。但是三年饥荒下来,多少人家底耗空,再也负担不起这么庞大的宅子,要么搬走,要么去外地逃难,盛极一时的乾安巷也沉寂下来。
张婶一家积蓄颇厚,又不想折价卖宅子, 故而继续在乾安巷里住着。他们家这几年精打细算, 将闲置的房间落锁, 没用的灯火油烛一点点都不敢浪费, 饶是如此, 到现在也没有多少余钱了。
张婶记得这户宅子, 这里曾经是一位官员的邸院,修建的清幽阔气,早些年不知道引得多少人艳羡。后来河流枯竭,官员仕途不利,阖家搬走,这个宅子也被挂牌倒卖。然后牌子挂了几年,问者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