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老师一家三不五十上家里吃便饭还人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过了几天,禾母正催着俩孩子准备新学期开学的用品,二伯娘又打电话来了。
隔壁小王扯着嗓门喊禾母,他媳妇坐在柜台里阴阳怪气地刺了一句:“三天两头来电话,我们家这电话机哪里还叫公用电话,我看应该改成你们禾家的热线了。”
禾母听了,脸上的笑意立马被尴尬取代。
打来电话的仍然是二伯娘。
说是禾老大的赌债还清了,是大妯娌求她娘家兄弟帮的忙。
大妯娌的娘家也是钢材生意起家,家底自然不薄,如今是两个儿子当家。不过要他们二话不说拿出三百万来帮妹夫还赌债,那是门儿都没有的事。谁都不是傻缺,何况还是生意人,精明着呢。
禾二伯娘让禾母猜,大妯娌的两个兄嫂答应帮禾老大还清三百万赌债,有什么要求。
“收点银行利息?”
“没收一毫一厘的利息,但是,比银行利息狠多了!”禾二伯娘的声音里带着笑,向禾母解惑:“老大家的三层楼、镇上的店面房、还有一部轿车、一部面包车,全都过户给了大嫂两个娘家兄弟。但用还是老大一家在用,房子仍由他们住、车子也由他们开,镇上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