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的公交调度总站坐车到南庄沟村口,往返公交只要一块钱,挖来的野菜、山笋吃不完晒成干货,运气好、量多的时候能吃上个把月,那点奔头还是相当让人心动的。
如今的出发点不同了,不再是为了省钱,而是本着绿色、健康的观念。即使跑一趟的油费足能在家门口的农贸市场买上好几斤的荠菜、毛笋,俩口子也愿意出来活络活络筋骨。
九点半光景到南庄沟,禾父指挥着儿子把车停到掘野菜的坡地下方,扛上吃的用的,浩浩荡荡地往山坡走。
这会儿来挖野菜的城里人不多,大多都是村里人,肩上扛着铁耙,估计是去自留地干活的,看到他们笑着招呼:“还是你们家聪明。这么早来挖野菜,地头不少韭菜苗便宜你家嘞,碧绿鲜嫩的,炒鸡蛋指定好吃。”
禾母眼睛一亮。提起装野菜的竹篮,拉着闺女直奔野韭菜最爱长的地头,嘴里连数好几种韭菜为食材的佳肴:“韭菜炒蛋、韭菜饺子、韭菜鲜贝、韭菜蛋饼……你爱吃妈都做给你吃。”
跑出一段路,回头朝爷几个喊:“冬子你跟你爸掏笋去,阿擎你先看下东西啊。我和薇薇不走远,马上就回来。”
野韭菜属于春风吹又生型的。几场春雨一落、几阵春风一刮,拔苗般地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