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说到这里终结,梁必达想要告诉顾天佑的已经说完。如果顾天佑只是个单纯暴戾的十六岁少年犯,这番话的确足以解释之前的一切疑惑,并且成功被勾起仇恨的怒火。但事实却是,顾天佑是个十六岁的少年犯,却绝不单纯,甚至早早就已经过了冲动暴戾的时期。
而梁必达显然犯了个经验主义错误,以他丰富的跟罪犯打交道经验,早早就判定了顾天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顾天佑心中的疑惑并未被破解。
假设这个故事里的女人是自己的母亲于少芬,那么按照梁必达说的,妈妈先是跟梁必达恋爱,在燕京遭遇了麻烦后潜回家乡,没有找自己的男友,却找了从前资助过她的男人。理由是不想连累梁必达。然后妈妈被走私头子强行玷污,之后成了走私头子的女人,最后死在监狱的原因是暴力抗法,杀害海警……假设到此,已经从这番话里找出多个疑点。
妈妈当初在燕京究竟招惹了什么样的麻烦需要放弃学业潜回家乡?
她回到家后为什么宁愿去找走私头子也不去找自己的正牌男朋友?
一个够胆色暴力抗法杀害海警的女人会甘心被人强行玷污?
妈妈参与了走私,进去以后却为何没有把走私头子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