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三人都有华表奖的终身成就奖,而且还都是曾经中国影坛的中流砥柱,但那都是过去式了。
就像解缙的作品有时代局限性一样,这几位也都有——他们的技术,他们的观念,他们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全部都有时代局限性,不是他杜安所需要的。
在杜安看来,这种局限性是非常致命的。
解缙这时开口了,“那你要怎么样的嘛?讲清楚了,别再跟干肃时候一样支支吾吾了。”
杜安苦笑了一下,说:“解老,我在干肃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呀,是你没有当真。”然后他又把条件详细地重复了一遍,“我要那种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但是水平不要太高,在圈子里名气不大,出名无望被磨平了棱角只想找个地方养老的技术人员,而且招聘重心要平均,不要专注于导演和演员,灯光化妆道具编剧各色人员我都要。”
说到最后他做了一个总结发言,“简而言之,如果把娱乐圈的人士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等等的话,那么我要找的就是十八线的各类顶尖技术人员。”
第二百八十六节:古怪的三无培训班
十八线的各类顶尖技术人员?
在场几人面面相觑,都被杜安的这个要求给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