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农村来的文科高考生,连续三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差几分,第四年头发都白了,人也很木讷,准备最后一次拼一下,语文、数学、英语等都考得不错,心里很是高兴,认为这次有戏了,一定能为父母争光,为自己正名,哪知最后一场考历史,考前可能太兴奋,太疲倦,一下子在出租屋睡过了头,等他醒来急匆匆赶到考场时,已经开考一个小时了,监考老师不让他进去考试,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这位高考生一下子精神失常,后来就在村子里疯疯癫癫,自言自语,每天活在自己的痛苦世界里。
那个年代,高考录取率本来就低,农村出来的高中生,一些人只认准高考这座独木桥走下去,因此,出现了一些“八年抗战”的补习生......
但总体来说,是高考,改变了很多农村莘莘学子的命运,他们成为时代的幸运儿,成为了天之骄子,实现了父辈们所期待的“扔掉锄头棒”、“脱掉草鞋穿皮鞋,吃上公家饭”的宏伟愿望。
黄文对这个爱学习、勤思考的师弟管凌天很是喜欢,经常会以自己失败的高考教训提醒着管凌天:“读书要认真、勤奋,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堂基本上消化老师讲解的课本内容,下课多做练习,多课外书,晨读、晚背必不可